(资料图)
近日,有媒体报道称,清华大学全固态锂电池研究获得新突破,达成了迄今为止循环寿命最长的成就。
不仅如此,新技术还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相关问题,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。
据悉,这项新技术由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、沈洋教授团队研发,其采用静电纺丝-渗透-热压法制备了一种由Li6PS5Cl和极性聚偏二氟乙烯-共聚三氟乙烯(P(VDF-TrFE))骨架组成的薄而柔韧的复合固体电解质(CSEs)。
在室温下,这种具有复合固体电解质(CSEs)的全固态电池(ASSBs),在1.61C下1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%,1.61C下20000次循环后具有71%容量保持率的超长循环寿命,成为了迄今为止报道中室温下循环寿命最长的全固态电池。
最后做个拓展,所谓的固态电池,简单来说就是电池里面没有气体、液体,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,用固态电解质代替隔膜和电解液(传统锂电池,是由正极、隔膜、负极,再灌上电解液制造)。
其能量密度能够轻松达到传统锂电池两倍左右,而且电池设计自由度增加,相同容量下电池变得更加轻巧,这就意味着续航轻松破千公里的电动车成为了可能。
此外,固态电池采用的固态电解质,具有不可燃、不挥发、不腐蚀也不存在漏液的问题,在高温下固态电池也不会发生起火,有望彻底解决目前困扰行业的电池起火问题。
不过目前固态成本研制成本较高,想要大规模投入商业使用,短时间内怕是不太能实现。
标签: